九游体育:两会聚焦六大赛道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3-06 21:19:01| 浏览次数:
伴着春天的步伐,2025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涵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这六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自从 SpaceX提出“星链”(Starlink)计划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低轨卫星(LEO)资源争夺的重要性,商业卫星的发射频次正在显著提升。
虽然我国在低轨卫星通信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星链计划的推动下,商业卫星的发射频次愈发密集,这为商业火箭的需求打下了广阔的增量基础,而我国商业航天公司正成为低轨卫星星座建设的中坚力量。
我国商业航天计划中星座组网计划备受关注,其中“GW星座”以及“G60星座”属于较大型工程计划,两者总数约2万余颗。
全球火箭发射数量在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商业发射次数占比已过半据 The Space Report发布的《2023年全球太空活动年度报告》,2023年全球共进行了223次航天发射任务(同比增长19.9%),发射载荷2911个,全球航天发射次数和载荷发射数量双双打破了发射记录。
未来,中国商业航天在技术进步、产能提升的推动下,我国民营卫星、火箭企业有望走向全球市场,与海外企业等 同台竞技,在手机直连卫星等领域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关资料显示,自2020年北斗三号组网以来,我国已在交通、通信等行业推动北斗应用,目标形成天地协同、通导融合的综合时空服务体系,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已达5362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低空经济发展,推动无人机、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这不仅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低空经济行业的崛起,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和通用航空的不断突破,低空经济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物流配送到农业植保,从城市管理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的涌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提升了社会效率,还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低空经济指数的强劲表现,不仅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还受益于市场对新兴产业的乐观预期。随着无人机、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的涌入。这种市场热情也反映在低空经济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的同步波动中,显示出投资者对低空经济行业未来增长潜力的信心。
低空经济领域的相关公司在2024年表现出色,尤其是万丰奥威、宗申动力和中信海直等公司,年涨跌幅分别达到324%、302%和207%,显示出市场对低空经济行业的高度关注和乐观预期。这些公司的市值和盈利预测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进一步印证了低空经济行业的巨大潜力。
具体来看,万丰奥威的市值在2024年预计将达到440亿元,2023年至2025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61、47和40,显示出其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宗申动力和中信海直的市值和盈利预测也呈现出类似的增长趋势,反映出市场对这些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认可。
汽车行业指数在2024年6月至12月期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涨幅达到2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仅为3%。这表明汽车行业在市场中的表现相对强劲,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具体来看,汽车行业指数在2024年6月至8月期间经历了快速上涨,随后在10月至12月期间继续保持上升势头。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在同一时期的波动较为平缓,涨幅有限。这种差异反映出汽车行业在市场中的独特优势和增长潜力。
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技术的不断突破,低空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投资者在关注低空经济行业的同时,也可以参考中证1000指数的走势,把握市场动态和投资机会。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2024年由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多个报告,政策进一步明确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手段,通过改造现有制造过程或利用生物质、二氧化碳等可再生原料生产能源、材料与化学品,实现原料、过程及产品绿色化的新模式。
生物制造具备至关重要的战略和商业意义。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推动了从认知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揭开了“造物致用”的产业前景的“帷 幕”;二是合成生物本身具备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在双碳减排成为产业发展 主旋律的当下,有望助力中国制造业向绿色化转型。
生物合成作为生物制造的细分领域,在资本市场高度活跃。从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风投及私募股权投资额从5100万美元上升至19亿美元触资笔数从12笔上升至74笔。中国合成生物市场与全球高度协同因此进入2022年以来资本市场进入相对冷静期。2022年,国内合成生物赛道融资额接近11亿美元,融资笔数93笔。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资本市场融资额5.5亿美元,融资笔数58笔。
伴随政策与技术驱动,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过去五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市 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 长率达27%。预计全球合成生物市场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在2028年将成长为体量达到近500亿美元的全球型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行业景气度整体维持较高水平。
2016年8月16日,我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轰动全球,这也是“量子”首次映入大众眼中。
量子信息技术通过对光子、电子和冷原子等微观粒子系统及其量子态进行精确的人工调控和观测,借助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独家物理现象,以经典理论无法实现的方式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量子信息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抗量子密码四大研究领域。
近年来,量子科技的战略重要性日趋显现,多国持续加大量子研发投入。鉴于量子信息科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应用价值,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资本正在不断完善战略部署,逐步增加研发投入。
中国通信院统计信息显示,从国家分布看,美国量子信息企业176家,全球占比超四分之一;中国 107 家,数量位居第。从领域分布看,量子计算领域欧美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全球占比接近三分之二,产业生态高度集中。量子通信领域我国企业数量领先,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具身智能是依靠物理实体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实现智能增长的智能系统。通过模拟生物体的感知、认知与行动能力,具身智能能够实现与环境的高度融合,这一过程涉及信息的精准捕捉、深度理解、快速决策与灵活执行,展现了具身智能强大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具身本体的形态不必限制在外观上的“人形”,如“秧BOT”一般。
从精密制造与智能工厂的自动化升级,到医疗健康领域的个性化治疗与辅助康复设备,再到智能家居与数字娱乐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深刻的行业影响力,正逐步重塑社会的运行逻辑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它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服务体验,更是为人类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工具,加速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一枝独秀,2023年安装量高达27.6万台,占全球安装总量的51%。与此同时,来自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土供应商已经近乎占领一半的国内市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放大机器人对人类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在灵活、柔性、非标的层面展现更大的应用价值。
6G 是继 5G 之后的下一代通信技术,目前 6G 处于早期研究和开发阶段,全球许多国家和行业组织已经开始布局 6G 技术研究。
当前阶段,ITU-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已经完成并发布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在IMT-2020(5G)“铁三角(eMBB、URLLC、mMTC)”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外延伸,拓展出六边形所对应的六大业务场景,即: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通信,AI 与通信融合,通感一体,以及泛在连接,并在这六大业务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6G网络的四项总体目标,即:可持续性,连接未连接的连接,安全/隐私/韧性,泛在智能。
6G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其核心网将是构筑智能泛在的 综合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满足千行百业差异化需求和智算融合,促 进云网边端业协同和产业生态繁荣发展的重要驱动核心。
6G核心网仍将支持基础的连接业务,其连接平面将在5G核心网已有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增强,实现核心网连接平面的可编程能力以及6G原生的AI能力。
同时,面向构筑泛在多元的通、感、智、算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核心网演进愿景,6G核心网将在传统连接平面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数据平面和计算平面,以支撑 6G 核心网能力内生的演进需求,实现无处不在的面向数据、计算、智能等服务资源的多要素协同服务能力。九游体育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