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打造城市超级IP在内容创作与延展中助力城市品牌建设|案例精选
发布时间:2024-09-29 08:39:30| 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对旅游业提出了重构和创新的历史要求,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因此,西双版纳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正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面对即将逐步释放的旅游需求,围绕新的产业发展目标,西双版纳举办了「西双版纳世界旅游名城IP形象设计大赛」,邀请了全球创作者携手共创,为打造城市超级IP出谋划策;后续展出大赛成果,推出“我爱西双版纳城市系列IP形象”及一系列衍生品以构建超级IP生态体系,借助IP强大的内容延展力赋能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超级IP是指将城市的独有名片形成超级IP产业,具体是通过动漫数字创意手段把城市名片形成重要知识产权IP资产,推动IP内容传播数据化,形成丰富的IP衍生产业,通过城市应用最终形成一个超级IP全产业生态的粉丝经济效应。它是能够带动城市产业落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重塑城市影响力的强大文化引擎。西双版纳对城市IP的重视体现着城市更加长远的展望,城市超级IP建设肩负着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任。
为助力激活西双版纳旅游市场,同时进一步挖掘文化资产、展示千面版纳的多样性特色,由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牵头举办的「西双版纳世界旅游名城IP形象设计大赛」于2022年12月正式开启,面向全球召集优秀创作者共同探索西双版纳的生态、文化、艺术多样性。据西双版纳发布与西双版纳掌上文旅报道,大赛自开展以来,便在新华网、人民网、抖音等权威媒体、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专业圈层获得持续曝光,并成功举办覆盖国内外多所高校及专业创意设计公司的宣讲与宣传,整体曝光量高达1.94亿+。同时,大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优秀设计从业者、学术界及行业内专家参与创作与评审,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诞生出多项大奖。
经过历时半年的准备与创作,西双版纳州于今年5月20日举办了「西双版纳世界旅游名城IP形象设计大赛」成果发布会及城市超级IP产业赋能研讨会,并正式推出“我爱西双版纳城市系列IP”。IP阵容分别有首席旅探玉小西、绿色产业大使甜小双、自然生态大使岩小版和非遗文化大使雀小纳。这4大IP的创作分别以热带雨林标志性植物望天树的种子、西双版纳代表性奇异品种神秘果与跳舞草以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亚洲象和绿孔雀为原型,通过深度挖掘西双版纳地缘文化特色,扎根城市本土文化,来展现西双版纳城市文旅品牌的生物、文化、艺术等多维度资源优势。
西双版纳这片“北纬21°唯一的雨林绿洲”成为IP形象的溯源地,也同样滋养着人类文明,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品牌将人类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及社会属性等赋予IP形象,对其进行人格化塑造,延伸内涵以促进与用户的沟通互动。正如玉小西象征着对神秘雨林的探索;甜小双组合寓意着产业的友好开放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岩小版象征着生态和谐;雀小纳象征着吉祥幸运,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匠心艺术,他们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情结的象征符号加深着品牌文化认同感。
在西双版纳对城市超级IP赋能城市品牌建设的设想中,IP将进一步开发与落地,打造年轻化的文创产品,并延展至艺术、文学、影视、游戏等文化产业,围绕IP形成系列消费产业链,实现创意和产业的联动,持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将丰富品牌文化输出的载体,助推IP形象成为城市品牌独特标识,也为IP赋予更多元化的价值。除了“西双版纳世界旅游名城 IP形象”之外,设计大赛还创造了一套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品牌专属视觉符号语言,这套以西双版纳雨林生态多样性文化为基础的城市符号,在未来将无限拓展,打造更有生命力的IP族群,共创生生不息的数字文化产业新生态。
西双版纳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它基于科学、鲜明的城市品牌定位,将城市定位、品牌建设与内容创作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品牌文化内涵,在品牌推广、城市营销、旅游引流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西双版纳借势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全新城市IP的契机,充分利用当地文化、景观资源,溯源人文历史,从多元化的视角与代表性人物携手共创,对品牌及IP故事内涵进行延展深化和灵感呈现,让受众了解到符号下的象征意义,并展现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艺术多样性的多元魅力。
2021年,一个拥有17头野生亚洲象的象群走出保护区,逗留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视觉艺术创作从业者、旅美艺术家毛锎也至此展开了对于西双版纳《雨林动物》的创作,并将作品送到西双版纳邀请了当地13个世居民族的孩子们参与到此次绘画创作中。
毛锎善于从大自然生物中汲取灵感,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新奇独特的视觉表达和逼真生动的艺术创作能力讲述自己的艺术思想。在此次创作中,他与童真浪漫的世居民族的儿童们共同描绘出西双版纳的缤纷梦幻。这幅代表着多样、平等和真实的画作将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跃然纸上,既体现了艺术家与儿童间的灵感碰撞,还体现了多样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展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015年,来自西双版纳边境村寨曼勒村的艺术青年岩温叫回到家乡,投身于乡村的建设与改造,开始了一场“宏大”的涂鸦计划。直至今天,占地80亩的曼勒村有他涂鸦了5000平方米的墙画,这个西双版纳边境的村寨也变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的“艺术村”、“美丽村”、“幸福村”。
短片中,岩温叫介绍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标志性树种望天树的种子。这颗来自雨林深处最高、最直的树的种子在2011年曾经搭乘天空一号,穿越太空成为了“地球生命的使者”。望天树种子展现了西双版纳雨林中独特的生态类型,也象征着返乡青年们回归家乡扎根土地,怀揣梦想仰望天空,贡献力量建设家乡。故事中的返乡青年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共铸美丽乡村建设。如今,艺术氛围已然被开发为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西双版纳的全域旅游发展再添一力。
西双版纳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81.3%,境内分布的高等植物就有5000多种,占全国的1/5,高等脊椎动物有832种,占全国1/4。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在中国现存的热带雨林中属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热带雨林,加之其具有的独特生态类型和奇异的生态景观,是十分重要而宝贵的自然遗产。在这片广袤的雨林之中,有着丰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他们演艺着伟大生命的奇迹。短片中,基诺族舞蹈家沙南希与雨林生灵共舞,让观众深深地感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动于生命的尊重与朴素。
城市超级IP是一座城市的超级名片,是城市品牌形象、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体性标识。它也是城市的“文化芯片”,赋予城市全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城市超级IP被赋予各种丰富的内涵,不只是停留在表征层面的视觉传达,更是在承载形象、表达故事和彰显情感的文化生产过程中成为了一种经过市场验证的情感载体。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能指”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在意义。城市IP成为西双版纳的代表性符号,其“能指”是指西双版纳的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展现出的多样魅力;“所指”即是西双版纳土地上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精神归属以及民族认同。
打造城市超级IP的目的最终会指向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即通过塑造具有引爆性的城市超级IP,促进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西双版纳城市超级IP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创作IP形象、开发文创衍生品等文化产业形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还成为了城市招商引资、扩张人才队伍的增强器,通过IP营销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和资源向西双版纳集聚,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发展。IP构建实现了商业化产业赋能,提升了城市品牌价值,成为了品牌升级的有效助力器。
西双版纳的城市IP,生长于这片生物多样、文化丰富、艺术曼妙的土地之中;其创作过程亦是一段探索热带雨林,探索多样文化的奇妙旅程。西双版纳以城市超级IP作为媒介,传达了版纳旅游文化的内涵,将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优势转化为极具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市场优势。同时,通过政府与机构的联合开发及全媒体传播运营,形成了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产品的高度统一,并持续推动城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优化调整和协同发展,真正实现了城市超级IP的核心价值,最终提升了西双版纳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未来,西乡版纳城市超级IP的构建也将持续释放特色旅游的吸引力,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年轻化、具有创意活力的世界旅游名城。
[5]傅才武,程玉梅.“文化长江”超级I P的文化旅游建构逻辑——基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No.363(08):13-25.
父亲节暖心营销来袭:华为手表守护家人健康,海澜之家解答父亲的100种快乐......|一周案例
美团推出《我在祖国送外卖》,品牌纪录片如何书写人间美好 案例精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